亲爱的家长朋友:
您好!
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“五项管理”(手机、睡眠、作业、读物、体质)的相关要求,促进孩子全面、健康地发展,现将《遵义市汇川区贵龙中学关于落实中小学生“五项管理”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》推送给您,愿我们共同携手,为孩子的成长助力!
一、手机管理
1.加强监督管理。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。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、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,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。
2.加强沟通引导。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,关注孩子心理健康,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。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,应以教育引导为主,“疏堵”结合。多与孩子陪伴,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,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“打、骂、摔”等粗暴行为,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。
3.培养课外兴趣。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,如球类运动、乐器、书法等;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。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,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,促进孩子健康发展。
4.成为孩子的榜样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最重要的老师。家长要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科学合理使用手机,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,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,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。引导学生文明上网、绿色上网,及时发现、制止和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行为。
二、睡眠管理
1.家长要与孩子沟通交流,了解孩子学校生活与学习情况及睡眠情况,必要时与班主任或生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,同时孩子在家中,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周末作业,休息时间要充足,要有足够让孩子安静下来,减少孩子的睡前兴奋。建议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,睡前半小时就开始为睡眠做准备,不能再进行看电视和做其它的事,可以让孩子静静地看书,也可以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,使孩子的情绪处于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,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。
2.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。早晨7点起床,中午保证1小时以上的午休,晚上22:20准时入睡,每天睡眠不得少于9小时。
3.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家长在家中的所有生活都要为孩子考虑,避免影响孩子的休息。
三、作业管理
1.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。高一、高二年级,七、八年级精心设计当堂2个练习,能达到当堂巩固;课后设计作业最多3题(不包括作文、论述类文综题),当天能解决,达到巩固练习,全批全改;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120分钟。高三级、九年级不得超过150分钟。
2.科学设计作业,各年级组、学科组、各班级根据学段、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,合理布置书面作业,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、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,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、实践性作业,探索跨学科作业、综合性作业,进一步创新作业类型。
3.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,特别是课堂作业,要求面批;做到精讲精练,要求学生独立完成,自主管理作业,不将练习册、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,要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,作业练习的无效性。
4.寒暑假作业布置,与家长沟通,适量布置作业。注重探究性作业、实践性作业、个性化作、综合性作业。引导学生自制完成作业的计划。
5.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,不加重孩子学业负担。
四、课外读物管理
1.学校严格按照《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》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,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(含数字出版产品),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。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:
(1)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污蔑、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、英模人物,戏说党史、国史、军史的;
(2)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,有反华、辱华、丑华内容的;
(3)泄露国家秘密、危害国家安全的;
(4)危害国家统一、主权和领土完整的;
(5)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,宣扬宗教教理、教义和教规的;
(6)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,煽动民族仇恨、民族歧视,破坏民族团结,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、习惯的;
(7)宣扬个人主义、新自由主义、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,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;
(8)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,格调低下、思想不健康,宣扬超自然力、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,存在淫秽、色情、暴力、邪教、赌博、毒品、引诱自杀、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;
(9)侮辱或者诽谤他人,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;
(10)存在科学性错误的;
(11)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,违规使用“教育部推荐”“新课标指定”等字样的;
(12)其他有违公序良俗、道德标准、法律法规等,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。
2.学校每学年参照《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》向孩子推荐课外读物,建立图书馆,设立班级读书角,优化校园阅读环境,推动书香校园建设,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,提高阅读兴趣,培养良好阅读习惯。
3.学校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开展抽查,对孩子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进行管理,发现问题读物及时处置,消除不良影响。
4.家长应在正规渠道购买课外读物,重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,购买符合孩子认知发展水平,内容积极向上的正版书籍,对于不适当的书籍要及时禁止阅读。
5.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,倡导自主阅读,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,爱惜书籍。
五、体质健康管理
1.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,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,坚持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,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;培养学生掌握 1-2 项运动技能,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,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。
2.定期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,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,在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,增强体质。
3.健全家校沟通机制,及时将孩子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。
4.建议家长建立《体育锻炼家庭指导计划》,建立家庭体育锻炼台账,通过正向评价鼓励学生在家里也要坚持科学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。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保障居家锻炼时间。
5.综合防控近视,学校保障每天二次眼保健操时间,定期组织孩子进行视力检查,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;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-40分钟后,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。避免孩子在家的不良用眼行为,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,应保持“一尺、一拳、一寸”要求,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。